ཤེས་པས་སྲིད་ལ་མི་གནས་ཤིང་། །སྙིང་རྗེས་ཞི་ལ་མི་གནས་པ། །མྱ་ངན་འདས་དང་འཁོར་མི་གནས། །འཇམ་དབྱངས་ཐུགས་ལ་གསོལ་བ་འདེབས།
慧故不住於有 悲故不住涅槃
輪迴涅槃俱不住 妙吉祥意敬祈請
།ལུས་གནད་བཅའ་བ་ནི། རྐང་པ་སྐྱིལ་ཀྲུང་། ལག་པ་མཉམ་གཞག །སྒལ་ཚིགས་བསྲང་། མིག་བར་སྣང་ལ་གཏད་ནས། མདུན་གྱི་ནམ་མཁར་སྨིན་མཚམས་ཀྱི་ཐད་ཙམ་དུ་ཡི་གེ་ཨ་གཅིག་གསལ་བཏབ། དེ་ལ་སེམས་རྩེ་གཅིག་ཏུ་གཏད་པ་ནས་ཨ་ཨ་ཨ་ཨ་ཨ་。。ཉེར་གཅིག་བརྗོད། མཐར་ཨ་དེ་འཇའ་ལྟར་ཡལ་ནས་དམིགས་མེད་སྟོང་པ་ཉིད་ཀྱི་ངང་ལ་མཉམ་པར་གཞག་ལ། 節錄
身要作法 足跏趺 手定印 身體脊椎豎正 眼注於虛空
約眉心正對處的面前虛空 觀修一阿字 於阿字一心專注
然後 專注下唸誦二十一遍阿 (忘了 是一口氣吧)
最後彼阿字如虹消融 而於全無所緣空性狀態中安住等持 (如是反復禪修)
以下來自網路::應該是比瑪寧體或噶瑪寧體
阿字藏文為ཨ在梵語中此字為眾聲之母。
藏密大圓滿心髓講解 邱陵整理
簡介
大圓滿心髓又名大圓滿心中心,為西藏密宗紅教寧瑪派特有的密法,
本篇是貢噶上師予1984年春在南京諾那精舍,和同年夏在昆明妙高寺傳授大圓滿修持法的講解記錄,
當代藏密研究家邱陵氏,依據講解記錄並參考根桑澤上師傳授的大圓勝慧本覺心要修證次第,
和大圓滿無上廣大心要等整理而成。
第三節 正行
大圓滿心髓正行分為彻却和脫噶二法,均為上等根器行者所修之法,
薩迦派根桑澤程上師傳授的大圓滿慧本覺心要修證次第中說 :上根利智無修無證,如如而住自見自性自然而成者名彻却,
上根利智具大精進,得見自心之後,勤修猛進,隨修隨現,自性三身空五蘊而成光明之身者名脫噶.
貢噶上師說 : 彻却即修無修,無整,無散亂,明朗朗,赤裸裸之大手印定,脫噶即如何認識,
由本性虛空法界上顯現之智慧光明修持之法。因知修- 二法均以見性而得成就勇猛精進,精進者修脫噶極好,
稍怠惰懶散者,修彻却為宜,但修脫噶須先修彻却。
一. 彻却修持法
彻却修持法分為:1。基本修法2。無生阿字訣法3。三虛空會合瑜珈法,
此三法中的後二法為方便修持法, 當基本修法難以成就時,修此方便法門亦可得證。
(一)彻却基本修持法
彻却為立斷之意,即立斷妄念之流而偶見自性,得見自己本來清淨的面目,噶舉派(白教)的當下立斷是大手印,
特別是恆河大手印,其旨趣與此基本修持法相同,本法十分簡單,但修成不易,故須先修完加行,再往正行,
方有成功之望,實際上彻却基本修持法,根本無可修關鍵,在當下一念上認知本性,本性就如明體,
當下不放過,即可解脫,立得成就。
貢噶上師在大圓滿灌頂及修持方法解記錄中有一段話,揭示了彻却基本修持法的秘密及奧義:
「只要在一切法顯現上,于當體明空不二之剎那,無修無證無散亂定住,明明了了覺照認識這個就是自己本心,
勿令間斷,即是過去諸佛,也是得見此自性而成佛。
若錯失了這一剎那,第二剎那上起了執著,就是妄念識心,若依此妄念上去修彻却,就有如煮沙成飯,永不可能。
是故修持人須于一剎那不想過去,不計未來,不著現在,無東西南北上下大小長短之分,無青黃赤白之色相,
猶如虛空一切法就在虛空體性上任運明觀,能顯是這個,所顯也是這個,即是吾人自心,一切法均是同一體生,
內既明了證得,外境自然同時明白證得。
所謂一點水具有濕性,一切水皆有濕性,如到金洲,一切東西都是金子,凡所顯現皆為明自顯,當下解脫。
最後連解脫都是假名相,這樣以自明自顯當體上本來解脫故,毫無能修所修,當體認識是名彻却,
與大手印相同,無修之修乃最殊勝之修,一切煩惱于自解脫中根本消淨矣!」
根據大圓滿心髓教法,行者在當體空明不二之第一剎那安住,有身眼心三種安住:
1,身如須彌山安住---….身金剛跏趺坐不動。
2。眼如無波之海安住----眼如大海無波,直視空虛。
3。心無整治安住---…….心離過去,現在,未來三時妄念分別。
依據大圓滿勝慧教法亦有見,定,行,果四種安住,即1. 見山,2.定如平靜無波大海,不起妄念。
3.行依口訣身口意三門在法性上安住,4.果則無整治任運自然。
以上兩種教法大同小異,貢噶上師說 : 此心如無波之水,如堅固之山,在寬坦任運上安住,不起絲毫妄念,
無論過去未來功罪既不著想,便能得證,譬如坎樹將樹根砍斷,不必再砍枝葉,如到金島隨取地上泥內皆是真金,
無垢光尊者說 : 是法深妙,若能明了進修,無他道也,可見本法殊勝。
(二)無生阿字口訣
無生阿字口訣為有相修持方便法門,為噶瑪巴大師的耳傳方便口訣,由貢噶上師傳世,十分寶貴,
行者修上述彻却基本修持法未得成就,可修此有相方便法門,或以此法方便法門增長和補助之。
阿字藏文ཨ為在梵語中此字為眾聲之母,為一切字之種子。
何謂無生阿字?
阿字有本不生之意,本不生者本來非有非今始生,阿字既為字之根源,便無能生之因,
故稱之為字之根源無生無生阿字訣,主要觀想具五大體性五色的阿字,使五大傳變成五智。
修法是金剛七支跏趺坐,行寶瓶氣,其功能是通過呼吸把上半身的氣向下壓到臍輪,
把下半身的氣上提到臍輪,就像把兩個碗合在一起,而成一個像瓶子的容器,在修寶瓶氣時,
彻却教法是行者從牙隙吸氣,然後非常輕柔,平滑緩慢地把下氣上提到臍輪。
于是,一氣向下行,下氣向上行把這些氣集中在臍輪周圍,然後持氣(忍住氣)時間愈久愈好但不要引起身體不適,
然後再把氣經由牙隙吐出,初學者不能持氣過久,經過修持保持氣息能力逐步增強,持氣就能逐漸接長,
最後身體中不同的氣都因修寶瓶氣而進入中脈。
本修法是在行寶瓶氣的時氣中佐以觀想,因此修好寶瓶氣特別是持氣,對本法就十分重要,但行者要注意切不可勉強行之。
1,持氣時觀想自己心間有藍色阿字如姆指大小,代表空大的清淨體性,一心專緣此阿字,不想過去,現在,
將來不加任何觀察,能所一體皆是阿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在無分別智上入定,于是空大得清淨,法界體性智即此無生阿字。
2,持氣時觀想自頂上有二疊綠色的阿字,代表風大的清淨體性,一心專注于此重疊的阿字,不想過去現在未來,
不加任何觀察,能所一體皆是重疊的阿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在無分別智上入定,于是風大得清淨,成所作智即此無生重疊的阿字。
3,持氣時觀想自己心間有三疊白色的阿字,代表水大的清淨體性,一心專注于此三疊的阿字,不想過去現在未來,
不加任何觀察,能所一體皆是三疊的阿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在無分別智上入定,于是水大得清淨,大圓鏡智即此無生三疊的阿字。
4,持氣時觀想自喉間有四疊紅色的阿字,代表火大的清淨體性,一心專注于此四疊的阿字,不想過去現在未來,
不加任何觀察,能所一體皆是四疊的阿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在無分別智上入定,于是火大得清淨,妙觀察智,
即此無生四疊的阿字。
5,持氣時觀想自臍間有五疊黃色的阿字,代表地大的清淨體性,一心專注于此五疊的阿字,不想過去現在未來,
不加任何觀察,能所一體皆是五疊的阿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在無分別智上入定,于是地大得清淨,平等性智,
即此無生五疊的阿字。
(三)虛空瑜會合珈
三虛空會合瑜珈,也是貢噶上師所傳修彻却的不共方便法門。
何謂三虛空 ? 即外虛空,內虛空,密虛空。
1. 外虛空—外之無雲晴空又名無為離塵虛空。
2. 內虛空—安住于肉團心中的本覺智光(本來就有智光)與白柔脉光合一的體性,
人們常把本覺智光形容為海上金色的太陽,海形容肉團心,金色太陽形容本覺智光,白柔脉光即是似玻璃管狀的光明。
3. 密虛空—無生本覺之心離諸妄念等同虛空。
外虛空內虛空密虛空三者契合,謂之三虛空會合瑜珈,行者應瞪目睜眼,于天氣佳麗的無雲晴空時,
身依七支跏趺坐以本來具有無生虛空的心性,即本覺智光,依循白柔脈光上經眼根所在之處的遠通水光,
契合于外間無雲晴空的界清淨光。
簡單說就是在無雲無風天氣晴朗時,以無修無無整散亂明明朗朗寛寛坦坦之心,眼注視晴空使內虛空白柔脉光,
與外虛空無雲晴空會合,如箭射中靶,密虛空亦隨內虛空白柔脉光會合,即是內密兩虛空一齊融入外虛空。
本修法在城市內室內修持不易,最好是選擇山野的高曠清靜處所修持易得成就。
二.
脫噶修持法
脫噶意為頓超,比彻却更為殊勝,彻却只能通達智光,不能把內外境界化為五智慧光明,
而脫噶修到最高層次能使行者顯發本身智慧與光明,即身化為智慧虹光體證,到真實究竟,脫噶修持法分為四種
1、本覺智光顯現法
本覺智光即人體本來就有的智慧之光,它從來于人體肉團心中,一般人因為受虛妄煩惱和無明的遮掩,
不能使它顯現出來,無從證得,本修法可將隱藏于內心的比一智光,通過六種光明的體系與結合,
在虛空中圓滿地顯現出來。為此,我們須先了解什麼是存在于法界的天然的六種光明?
1. 肉團心光—即人們肉團心中的智慧氣脉之光,它隱藏著智光。
2. 白柔脉光—即由肉團心,經兩耳通向兩眼的智慧氣脉之光,它形成光明的通道。
3. 遠通水光--即地水火風四大元素,在雙眼處所生的智慧氣脉之光,
它連系白柔脉光,通過眼根遠見虛空, 形成光明通過之門。
4. 界清淨光—即無雲晴空之光,是所依之境,本覺智光依此顯現。
5. 明點空光—即界清淨光中所顯現的本覺智光。
6. 本覺智光-- 隱住在肉團心內,具足空明大悲三種本性,由明點空光之變現出來的五智光明體。
看見明點空光以後,繼續修持就會跟著現出如波狀馬尾串珠的金剛鏈,和金剛薩埵五方佛等半身像,金身像,
雙身像,以及現出五方佛剎土,乃至無量剎土,為明體進詣顯現外顯一切,盡收于心內證圓滿之境,
為窮盡法界顯現,對此四種顯現,以後還要詳加介紹。
歷代祖師對上述六種光明的連系,與結合以及本覺智光的顯現景像有四種比喻:
第一種比喻 : 無雲晴空為清淨法界摩尼寶為本覺智光,日月為左右二目。
第二種比喻 : 五色虹光為明點空光,風縄為氣將明點空光捆住。
第三種比喻 : 無邊大海為法界,摩尼寶為心,水晶馬為白柔脉光,日月為兩眼。
第四種比喻 : 五大城為地水火風空五大元素所成,的身體,六道為眼耳鼻舌身意六識,須彌山上亂跑的人為心,
牢獄為三界,水晶人為智慧。
2 . 五門要儀
脫噶有身口意門境五要儀依五門要儀明體才能顯現:
一、身要儀
即身體姿勢的調正,有法身獅子坐,報身象坐,化身要仙人坐三種坐姿
1. 法身獅子坐--兩足心相對平坐地上,背直兩手握金剛拳相合,即四指捏大姆指成拳相合,
置兩大腿之間,項直頭抬壓後頸,舌抵上腭目向上視不動不瞬,專注虛空,如是足平陰陽亂動之氣,
身直令氣自然安住,頭壓後頸則妄念消,置拳令四大元素調和平等。
2. 報身象坐--雙膝合拼抵胸,足趾勾屈,跪伏地上,兩肘著地,兩手托腮,兩眼或左或右斜視虛空,如射箭瞄准。
如是膝抵胸使暖而生樂,明點增長,肱著地調平陰陽氣,托腮可消粗氣,趾屈消除昏沈,及掉舉的過失安住等待。
3 . 化身仙人坐--膝足合拼蹲坐,直脊聳肩,兩手交叉,撫膝蓋上,右上左下,或兩手交插兩肋,右外左內或握金剛拳,
托腮凝眸,下視虛空,如此蹲坐可調氣脉,足平踏制服水火,脊直則心氣趨入法性,膝抵胸腹貼脊則風大火大轉成智慧體性,
能斷妄念,撫膝可消熱疾,插肋可消寒病,托腮開消二疾,平時雙手互握手腕,右壓左抱膝蓋的坐法亦可。
二、口要儀
口要儀,即修持時,口的調正,修持時口離言說,勿談世間語言,好使經咒亦勿念誦,誦則氣動,氣動則心動,
心動則外境不現,所以心應一切不緣,呼吸要平均,氣由齒隙處出入,出氣在前面虛空中時,氣稍住,然後吸入稱為在虛空中持氣。
三.
意要儀
修脫噶時不得作身口意多種事業,即不作世間雜務,不叩頭繞塔,不現想佛結手印,不談世間言語,不誦經持咒,
不誦吽字,不想世間俗務,不想本尊護法,不想心法止觀。
四.
門要儀
門為兩眼,門要儀,即眼調正,法身獅子坐,目向上看自己的頂髪,則法界顯現漸增,證法性眼,報身象坐眼左右斜視,
則智慧顯現,證智慧眼,化身仙人坐,目向下視證般若,眼可使一切幻化顯現,盡歸于清淨剎土的顯現中。
五.境要儀
境指外境,境要儀即修法處所的調正,修持處所應在高山清淨地,于夏末秋初,冬末春初,
無風雨陰霾無雲霧蔽之日,觀日光初現日下一時漸至二時,上半天觀東方,下半天觀西方,
以後漸漸熟悉,可反向而觀,即上半天觀西,方下半天觀東方。
3.明體四種顯現觀修法
以下脫噶修持明體分四段次第的觀修法,為1937年貢噶上師在昆明所傳授,內容具體景象如繪十分珍貴,
這四段進修次第是1,法性顯現,2,覺受增長,3,明體進詣,4,窮盡法界
1. 法性顯現
行者按以上所述五門要儀修持,自己本來清淨光明,即本覺智光從肉團心光,經由白柔脉光作為道路,
遠通水光作為門,三光連系映射顯現于虛空,當其顯現時,最初以無雲晴空的清淨光明現出,即是界清淨光,
以後逐漸具足五種光彩,如五彩緞撕開絲紋,每紋又以如孔雀毛美麗閃爍的虹光顯現,亦是界清淨光的顯現,
跟著又現出如石投水所起波圈,大小不一成兩個三個等集團,具足五色而以紅色為主,是為明點空光顯現,
以後明點空光逐漸堅固擴大,顯現如珍珠鬘鏈,又如馬尾串珠的彎曲珠鏈,每一彎曲處理出兩粒珠,急劇抖動此名金剛鏈。
最明亮的金剛鏈,在明點空光中逐漸安定堅固,明點空光更明顯的出現,是自己明點的流露,
此時自己心體感覺明亮澄清安定,如玻璃罩中燈光明朗不動,樂明,無念的覺受增長,是名本覺智光,
就其力而言行者,即進入彻却覺受增長階段,境界已達初地智慧大開,一切經典意義自然通達,煩惱不能損害,得到解脫。
起初,界清淨光現出五色光,若姿勢不調整不一定現出五色光,這時可進行調整,如白光多向右看,綠光多向左看,
紅光多向下看,藍光多向前中央看,黃光多向上看,經過調整五色虹光,便明朗顯現,然後明點及金剛鏈即得明現,
雖不于日光中,但于定中亦能顯現,
以上在修脫噶修持中,為第一現象,名為現見法性顯現。
2 . 受增長
金剛鏈最切閃動甚快,欲使安定,噶馬心要有一口訣,即兩眼注視眉心,觀如藏文阿字的五色虹光,
如鈎形可使金剛鏈安定覺受增長。界清淨光中的虹光形狀愎雜,顯現各各不同如橫流直流,三角形寶塔形網形,
蓮花形半月形羯摩形,圓形方形長方,形變化無窮因此便須調整。
方形多向右看,圓形多向左看,半朋形多向上看,三角形多向下看,橫直豎直多向前中央看,
調整後明點空光顯現漸增,起初金剛鏈移動快如流星,漸漸和緩如飛鳥之速,再緩和如山羊麋鹿之奔馳,
最後和緩如蜂採花蕊之盤旋,這些皆是自己覺受的進步。
明點空光三個五個集團,漸漸增大如盾,再于五個集團中先睹佛鬘,次面目再次至半身像時,
即是自己俱足智慧五方佛的體性,依蓮華生大士的指示,此時即是覺受增長究竟,
依嘛拉麥札大師的指示,外境顯現一切均是五色光體,而明點空光顯出五個集團,即是即是覺受增長究竟,
此境界現前時,便得證佛神通,如氣脉明點修好者,隨時隨地可以顯現境界,此名覺受增長究竟。
3、明體進詣
此後明點空光增大,現出佛全身像乃至盡法界諸佛剎土均顯現出來,不淨之土不存,
凡所顯現皆佛之莊嚴,自己五大元素變為光明虹體,此時便有許多神通,
此名明體進詣境界,再細加分析,此明體進詣,可以分身心二兩種進詣。
一、身明體進詣
如上述所現一切均是五方佛剎土,觀五方佛心光如日光射入,融住我心間白色阿字,得到大光明灌頂,
再以十方諸佛放眉間白亮相光,集中照耀于我頂上,如盤大之光圈堆積五至九層,為成佛肉髻的根本,
自己內心光明由毛孔放出,五孔一一均成佛之清淨剎土,文武壇城亦在上界空際顯現。
二、心明體進詣
八識清淨成五智慧體,驗極微細之最後一分所知障外,煩惱所知障清淨,此為十地菩薩境界。
4 . 盡窮法性
本覺明體于前三個階段顯現,已盡如下三部密乘的生起次第,此後攝收便如圓滿次第,
此時十方剎土光明一起收攝在內心,如農曆每月三十日之月亮,外顯無所見,而光體內明,
至此能顯所顯,無二無別內外一體,心境如一,身化虹光證得佛身大圓滿現前成就,即所謂即身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