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此博客

2011年11月24日星期四

光明大圓滿之見地-大鵬振翅 文摘3

心子 心的名氣這麼大   他的有是什麽都沒有的有  會生 生的是輪涅與樂苦  論述多多  名號多多  卻是出不了此心  各自將心安住于其當下之位  倘若真住本位  平常之心赤裸裸  視無所見清朗朗  明覺現前洞然通透  一物不存空蕩蕩  明朗與空非二惺惺然  不屬常 不屬斷  不稱一 萬象森然  也沒多一味無可分判  不在外啊 即自此覺性   當下就親見這個住于紅心中央本來怙主面目  莫離於彼啊 心子
   若非如此  縱他人說此非究竟有更勝  得象猶尋跡 三千界中羅織  連個佛名亦不著---揭示本然之真實相。。。23893-3157-333

2011年11月23日星期三

光明大圓滿之見地-大鵬振翅 文摘

確實認清心的來去動向 確知心無來去亦無住 就是個我看認知的  終日說空終無益  確見無疑才是

2011年8月14日星期日

不動如來神咒妙功德

不動如來神咒妙功德 
不動佛心咒之功德 
遍知 麥彭仁波切(1846-1912年) 著
堪布 索達吉 譯 
那莫(日阿)那札雅雅 嗡剛嘎納剛嘎那 若匝訥若匝訥 卓札訥卓札訥 札薩訥札薩訥 札德哈那札德哈那 
薩瓦嘎瑪巴讓 m 巴(日阿)訥美薩瓦薩埵難匝 索哈
這就是所謂的淨除一切業障的陀羅尼咒,金剛部不動佛的明咒。(淨化)經續中也有宣說。此外,陀羅尼咒自己的功德:
如果誦一遍,則能使所有惡兆、惡夢都不復存在。
若恒常持誦,那麼接連不斷(私註:一個延續一個 一個引生一個  連續引發)出現的所有業障都將清淨。
三時念誦五無間罪也能清淨。
如果繕寫此咒帶在身上,則永遠不會出現非時橫死。
無論是飛禽走獸非天任何眾生耳邊念誦,他都不會墮入惡趣。
眾生死後,念誦他的名字而以慈悲心持誦一百遍或一千遍或十萬遍,那麼即便是已轉生到地獄的眾生也能立即解脫。 無論是對著土、芝麻、芥子或水任何一物念誦而撒到死者的屍體上或作沐浴後或焚燒,或裝在佛塔中時,繕寫此咒帶在死者頭上,哪怕他已經墮入了惡趣,也必定在七日解脫,轉生到善趣或者如願投生。
如果在三十日作沐浴換上乾淨的衣服,不進餐或者食素,邊轉繞具有舍利的佛塔邊念誦十萬遍帶有死者的名字的此咒,則能使已轉生到惡趣的亡靈解脫,往生到淨居天界後到修行者面前現身供養,轉繞,賜予善哉後消失。
或者,寫死者的名字,誦陀羅尼咒作十萬尼塔小像,以傘幢幡等供養而拋入大海或江河里,則能使亡者從地獄等處解脫出來。
或者,同樣作供養,最後在十字路口造大佛塔,以傘等供養,也為僧眾供齋,再以供品精心供養,口中說「願此成為某某的善根,願他轉生善趣」,如此一來,他也會轉生在那裡,之後現身等如前一樣。
即使是造五無間罪、捨法罪、誹謗聖者的眾生,在臨終如果見到牆上寫著的這一陀羅尼咒,也能清淨他的一切業障,那麼真正念誦就更不必說了。持誦此咒者如來亦且降臨說「善男子到我身邊來」。云云。 
在此咒的美字後面加 薩瓦薩埵,意思是說要加上一切眾生的名稱。應當明白,如果為了某一眾生,也要在那里加上他的名字。

2011年8月13日星期六

不動佛咒

1. 南無東方妙喜世界世尊出有壞應供正等覺不動如來!
 Namo ratna trayaya om gagani gagani rocani rocani
 南莫 惹那 紮雅呀 嗡 剛嘎呢 剛嘎呢 若匝呢 若匝呢
 trotani trotani trasani trasani pratihana pratihana
 卓折呢 卓折呢 紮撒呢 紮撒呢 紮德哈納 紮德哈納
 sarva karma parampara nime sarva sattvanam ca svaha 
 薩爾瓦 嘎嘛 巴讓巴罖 呢美 薩爾瓦 薩埵喃 匝唆哈

2.Namo Bhagavate Aksobhya Tahagata Arhantah SamyakSamBuddha  
  Tadyatha     om Kamkani kamkani rocani rocani trotani trotani 
  trāsani trāsani pratihana pratihana sarvakarmaparamparā ni me svāhā

 


3.阿底夏不動佛儀軌中  於咒末巴惹匿後加入亡者之名梭哈 如是念誦 咒鬘
  放光凈六道及特別的對象之罪障,則必出惡道生於天道

  守護者  薩爾瓦噶爾瑪之前加入名字  最後為惹恰惹恰梭哈
 

2011年8月12日星期五

覺性杜鵑 六金剛句

覺性杜鵑六金剛句

                              桑千譯

 
sNa tshogs rang bzhin mi gnyis kyang
種種自性雖無二        萬象本質
 Cha shas nyid du spros dang bral.
任一當體皆離戲
Ji bzhin pa zhes mi rtog kyang
如實者雖無分別       實相 不分別
rNam bar snang mdzad kun tu bzang
遍顯眾相普賢善
Zin bas rtsol ba'i nad spangs te
 既成當斷精勤病    營求病
Lhun gyis gnas pas bzhag pa yin.
 本然而住謂之放    謂放下  是禪定

直贡法王澈赞仁波切 大印吽修部份

第九章 禪修練習與教授   接著,邊念「吽」邊觀想,不分遠近的整個宇宙一切物質,都變成「吽」字的樣子。觀想大的東西就變成大「吽」字,微小的東西就變成小「吽」字。這些「吽」字從宇宙各個角落出現,從諸感官進入自身。進入自身之後,將身內一切變成「吽」字,大小各依所轉化原物之大小,直到全身除了充滿「吽」字以外,別無它物。修習此法約十分鐘。  另外一種念誦「吽」的方法是,強而有力地快速念誦。念誦時,觀想我們身內的「吽」字從身體中央放射出來,每個字就像機槍子彈般,快速、有力地射到十方,穿透萬物,無物可擋。樹木、石頭、山川都不能阻礙它。在我們身內是多大的「吽」字,放射到十方去也是如此大小與形狀。修習此法約十分鐘。  接著,觀想一個「吽」字在自己面前。如果喜歡,可以觀想在自己的頂、喉、心。如果喜歡在自己面前有真正的字型,可以在書上、或紙上畫個「吽」字,然後看著它。隨自己喜好睜眼或閉眼,但僅僅禪觀這一個「吽」字,讓心休息於此。修習此法約十分鐘。  然後,專注在呼吸上,重要的是攝心,僅僅觀照、覺知在鼻子流進流出的氣息。可以把覺知點放在右鼻孔前面,以感覺氣息的進出。要點不在想「現在氣吐出去……」,而是單純地觀照。修習此法約十分鐘。  再把注意力專注在放松身體上,從內部開始放松,所以整個的胸部感到極為松弛、舒服。特別是臍部應該極為松坦與敞開。修此默禪約十分鐘。  一切的禪修中,所發生的共通問題,可以總括為兩類:  一、昏沉:心力萎靡、打瞌睡。  二、散亂:胡思亂想、心遊諸方。  這兩種禪修中的問題必須加以處理。昏沉時,會感到沉重、模糊、注意力內萎、疲累,眼睛開始睜不開,然後喪失禪定的對象物。對治的方法是敞開感官諸門,像是把眼睛張開一點等等。當心昏沉時,眼皮開始變得沉重,眼睛愈來愈想閉上。此時,注意力將由外向內收。對治的辦法就是眼睛張大,好像要把眼球擴大一般。張開眼睛,會把能量外放,而不令其內萎,終至閉眼。  這個辦法可以運用在其他感官,如耳朵上。以此修法,耳朵將變得十分敏銳,可以聽到所有外界的聲音。但其目的不是要使自己被這些聲音所幹擾,而是要使心更加清明,使心向外延展,擴大對萬物的專注面。  如果反而被聲音所幹擾,就是失去專注而昏沉的過失,應更加專注、擴大諸感官力。此時,心就像是魚鷹視水,極專注於水面所起一切變化。當出現魚只遊近水面的最初徵相時,魚鷹已准備要潛入水中並抓住它。禪修就需要像這樣的境界,極為機敏、警覺於所發生的一切。 《聲音穿透主本續》說:藉著金剛坐姿,如此身體練習會利益心。維持著“吽”的念誦,語被封印和鍛煉;並賴以進入有柔韌伸縮性之道,如此語練習會利益心。 現在以金剛姿勢坐直,合掌至頭頂。想像上身為金色五角金剛杵,中央有藍色“吽”字種子字。一串藍色“吽”字從它而起,經過你的嘴巴而出,整個宇宙充滿藍色“吽”字。把它們回收後,想像空中有一個藍色“吽”字是一肘尺大小。想像你的身體內部充滿藍色“吽”字,念誦三遍長聲“吽”,並同聲念誦短聲“吽”。吽吽吽吽吽吽吽吽。如此分辨輪回三界的方法,即是導至終止輪回漂流的教導。 想像你的身體是一個金色五股金剛杵,中央有一個藍色“吽”字。合掌至頭頂。觀想從藍色“吽”字出現一串藍色的“吽”字,並擊中宇宙所有事物,包括石頭、山和樹。整個宇宙被“吽”字布滿。想像當它們擊中宇宙間一切有情與無情內涵時,視一切為實質存在(的概念)都被摧毀。如此做,可以對治執著於現象為真實永存的習性。然後把“吽”字回收。 這個修法據說與生起次第的護法輪有相同作用。它也可以幫助心變得靈活與柔軟。以回收“吽”字,來對治執著於真實永存,相當於圓滿次第。 其次,觀想前面空中一個“吽”字約一肘尺長大小,從手肘至手指尖的距離。想像自身內部充滿“吽”字。念三長聲的“吽”。當你念連續的“吽”時,每一個“吽”聲是相當短的。 某本續說:一旦你已辨別輪回六道,你就不會回到輪回境中,而且服務眾生需求的能力像“如意寶”般地生起。 《焰燈》說:一旦你已分辨娑婆與涅槃,你的身語意會歇於它的自然狀態中。 置身體於任何你想要的姿勢,不要說任何話,把心無散失的留在無思惟與無表達的狀態中。 雖然主文說:“置身體於任何你想要的姿勢”,但是有限制的。選擇一個舒適的姿勢如金剛坐姿、仙人坐姿或仰臥姿勢。然後完全放松,就像把綑住葉鞘的繩子剪開一樣。在完全放松的狀態中,觀察所有思惟的生起,不管是好、壞、過去、現在或未來。無論何種思惟生起,就像河水流入海般的觀察。要知道任何在河裏流動的東西,都無法傷害或利益水。只要切斷你的言語之繩,讓心在無散失狀中歇息,無思惟與表達。 《涅槃蹤跡》說:然後,熟習讓身語意歇於它的自然狀態中。 《清明界》裏有談到讓它們歇於自然狀態中的益處;藉著讓它們歇於自然狀態中,導致疾病的不順根本氣平息,招考自然釋放。讓你的身語意自我解脫。 又說:住留在自然狀態的禪修中,了悟原始實相。

諾那金剛上師口授金剛誦

諾那金剛上師口授金剛誦起分
(釋一、二) 
  
端坐如常,口誦皈依(釋三);
次為一切眾生,至誠發大菩提心(釋四)。
一刹那間,法然本性(釋五),炳現天藍色吽字(釋六),
清淨瑩澈,即阿達爾瑪佛,即佛母不二之佛土(即一切眾生本來佛即佛母之身土)。
次觀金剛薩埵(即自身)(釋七)青色,一面二臂,半跏趺坐;花冠瓔珞,相好莊嚴;右執杵當胸,左執鈴當胯(鈴口向內);其相如水中月、空中虹;心放五色光,遍滿十方。頂上有八獅子擁戴之蓮月座,上坐承恩根本上師,即阿達爾瑪佛(釋八),青色,一面二臂,雙跏趺坐;法界定印,裸體(表無掛礙、無執著、非有、非空),嗔恚怒目;外有曆代祖師圍繞,均身放光明,光瑞現出無量應化身佛,普度一切有情。即誦:
  嗡(短入)、阿(久住)、吽(長出)(釋九)三字,反複多誦。

複次觀頂上佛祖心光,悉聚合於阿達爾瑪佛。心中即誦“阿”,盡力誦畢,當體如如;如柴要斷,寬坦而住(釋十)。
(上皆據歐陽翰屏老居士抄本)(塵世起航錄入)
 桑千註;(大圓滿三字云)本覺明空此一志 甭畫清明勝壇城 不動明晰離偏私 普賢大母境而觀  。。,,而後吽 而後金薩云云。以上可為一刹那間以下作參考2011,08
附:
金剛誦起分十釋
陳健民上師

頂禮
現成本地,唯一怙主,金剛上師諾那呼圖克圖
一、     釋總法名
金剛誦”,通稱也。白教《祝拔宗大手印》以為前行,非本法不共義。本法乃諾那上師心血,欲以開顯我等體性身也,宜名《大圓滿金剛薩埵法》。“金剛誦”,即彼不可分之一支也。
二、     釋《金剛誦》不共義
  貢師:金剛具七義,堅固、精要、不空、不能斷截、不能破裂、無可剖分、無可損壞。蓋喻體性空理。誦者,無始自純熟(第一句),不假循誘(第二句),脫口而出也(第三句)。從第一句義,過去心不可得;第二句義,未來心不可得;第三句義,現在心不可得。如是離三心而成誦,故金剛誦”。
三、     釋皈依
  於不動實際理體上,皈依自心所顯承恩 諾那金剛上師。如是上師,具足本來不亂,離於戲論之心性,即是佛寶;離文字、言說、尋同、契合無有二分之勝義諦,即是法寶;自身本來任連安住於無生心體上,即是僧寶。如是了無能、所皈依相,真實皈依本體,當前顯生無餘。
四、     釋發菩提心
  菩提心具二支:自心離邊際,超出戲論,是名空支;於彼未通達者,懷寶行乞,起增上悲心,是大悲支。二支相通,大悲及乎無緣,無緣既是性空;性空本來同體,同體即生大悲。是以諸宗,或從甚深理出廣大行,或以廣大行契甚深理。然皆非本法所取。本法如如等持,離二邊見,一經明體現前,則念師恩,欣自悟,憫眾苦,三者不假觀待,任運而生,涕泣不知所從來也。此猶初步覺受,然亦要在常人,善自體驗。
五、     釋法然本性
  本性雖空,即此空上,明體不滅,於斷治,當前袒露,如是本性,賅海徹源:前之皈依境,菩提心,胥在乎此;後之佛相,眾生相,自嗡阿吽,氣入住出,亦莫能離乎此。是本徹頭徹尾之命脈,原無有纖毫可著,然不可須臾而離。下文所謂清淨瑩徹,阿達爾瑪佛父母不二之身上者,亦即指此。若吽字放光雲雲,猶是出生金剛薩埵分位事,雖四身無分而齊顯,一念三千而俱具,要亦各住法位,不可混談。
六、     釋吽
  東密有“吽字義”;藏密各派有“吽字觀”。所攝義,不出意金剛及五方佛而已。本法此處所炳現者,則屬體性身之代表。出生第六佛,及於彼無分之三身,正如大海一漚,幻現種種,而仍與海,等同一味。若與比量之辭,分別字畫、光色,以配五佛、五智、五大等,則是刻舟求劍,劍去已遠。當於現量,任運顯生,法而具足,方稱果位之頓證,不假纖芥之修因;彼如雞孵卵,如蠃(注:音“果”,同螺)負螟等喻,萬不可取。此下各處觀想,准是類推。
七、     釋金剛薩埵
  貢師:化輪金剛手,報輪金剛心,法輪金剛持,皆金剛薩埵也。偉哉,其言乎!可以推知眾生本佛之義。唯金剛可喻明空,是薩埵皆具金剛。薩埵者,有情也,是以眾生本具四身故。本尊右手持水晶杵當胸,而向外,表眾生自心具足五智,本來是佛也。左手持黃金鈴,當胯而向內,表法性空慧,原屬家珍,自受法樂也。明乎此,無有涅盤之可證。是故右足下垂;無有眾生之可度,是故左足半趺。複藍其身,以表通體不動之法然本性。法然本性者,水也,空也;金剛薩埵者,月也,虹也。唯水通明,乃能印月;唯空無礙,乃能顯虹。月印於水,水未嘗增;虹顯於空,空未嘗減。彼雁過長空,影沉寒水之喻,猶嫌其有過之、沉之之跡也。行者既會此理,則離於作、止、任、滅,刹那自身頓現,必不致依文曲解,裝模作樣矣!當知本尊之慢,與凡庸之執,兩俱泯然,方稱平淡一味也。
八、     總釋諸相
  頂住承恩本師阿達爾瑪云云:有依第三釋義,可知師佛皆在自心,皆不外於法然本性。其後現出總化身佛,亦複如是。至若普度一切有情,則於第四釋,可以推知眾生之相,因地由我心生,眾生成佛,果地與我同體。亦何嘗離於法然本性?此義與上文不度眾生,正相吻合。若夫嗔恚以契其明而常照之用,裸體以表其空而瑩澈之相,定印以持其法爾如如之體,要皆絲絲入扣,莫作一異之想。此就會歸六釋而言。若就七釋言之:承恩本師阿達爾瑪,金剛薩埵之左足也,鈴也;應化身佛,一切有情,金剛薩埵之右足也,杵也。嗔恚所起,妙寶功德,金剛薩埵之花冠瓔珞;裸體所顯,本來面目,金剛薩埵之相好莊嚴也;定印所持,明空本體,金剛薩埵之月影虹身也。亦複息息相通,豈可妄加分別。
九、     釋字與氣
  字嗡、阿、吽,氣入、住、出,若著下種調心之跡。則系數典忘祖,執指迷月。蓋字有形、音、義三:形出於脈,音發於氣,義蘊於心。脈表緣起,氣無形跡,心本不生。表緣起,乃出化身;緣起,性空也。無形跡,堪受空樂;空樂,報身也。本不生,乃契法身;不生,勝義也。彼或喻以貝葉,氣紙而字文;或喻以念珠,文珠而氣線,皆落二分,本法不取。試觀其後,以聲長阿,坐斷三際,嗡、阿、吽、入、住、出,尚安在哉?會合阿佛,赤裸孤露,形、音、義、脈、氣、心,了不可分。此則從上佛祖,老婆心切,多下一番叮囑也。唯是理虛而字鑿,字當觀而氣當通,若之,何其可以圓融乎?此不足慮也。須知,當相是道,即是而真;全體起用,全用是體。蜻蜓點水,水鏡自照,款款掠過,不興推波之浪;蛺蝶穿花,花蜜親嘗,輕輕飛回,不驚護花之鈴。取譬難近,會心豈遠?
十、     釋寬坦
  寬坦者,即寬坦也,無所寬坦;寬坦也,即寬坦者,無能寬坦。存一念希求之心,則不寬坦;存一念防護之心,則不寬坦;存一念持續之心,則不寬坦;要當重重透脫,自爾步步寬坦:於皈依而無求,無求,寬坦也;於發心而無相,寬坦也;於本性而不動,不動,寬坦也;於吽字而任運,任運,寬坦也;於金剛薩埵,不離水空,水空,寬坦也;於觀想諸相,而能圓通,圓通,寬坦也;於字與氣,得無生法忍,無生,寬坦也。由是外寬坦,一絲不掛,高廣極矣!內寬坦,虹身瑩澈,虛明極矣!密寬坦,心氣無二,平淡極矣!密密寬坦,窮盡法性。空靈自在,甜蜜極矣!上來無始之始,法然本性;此後無終之終,法然本性也。先一阿達爾瑪不為多,隱一金剛薩埵不為少。平等平等!現成現成!明乎此理,佛法原來無多子;不明此理,則人已如柴,心乃如(艸+要),自甘常束,佛亦難斷,金剛薩埵雲乎哉!阿達爾瑪云乎哉!雖云如是,然回頭認影,猶由懸崖勒馬之句在焉。蓋法爾本性者,上師恩海也,負師恩者,莫能入,故先之以皈依。法然本性者,眾生佛性也,無大悲者,莫能入,故繼之以發心。法然本性者,自心圓覺也,無淨信者,莫能入,故既出以無修而修之金剛,複入於證而無證之寬坦。大矣哉,師恩也!妙矣哉,法寶也!幸矣哉,吾人得而遇之也!苦矣哉,彼則未曾之遇,吾則或遇而不修,或修而不知,或知而不透也。釋後泫若!擱筆茫然!
  戊寅冬,船山高農既解假,與歐陽翰屏老居士遊觀音盤坐山之極樂庵。巒如蓮簇,籟若瑟幽,屐鮮印苔,風自掃葉,幾椽破屋,數點寒鴉,雲月印光,石階虛白,幾疑置身水晶宮中。廖淡極矣!因相與習靜乎此。老居士乃出所修諾先師《金剛誦》下問,傾談甚快。囑記之,不敢邃述。禱於師,夢授大筆,因作《十釋》。亦夢囈雲焉耳!冷冷細風,吹皺一鑒古泉,宜無擊而能破水中天者。荷!荷!

          

令人見即感動的觀音祈請文

令人見即感動的觀音祈請文~ 
     藏王-松贊岡波所著
此份觀音祈請文; 
是昔時觀音所化身為藏王-松贊岡波所著的祈請文, 
若有師兄見本文起即歡喜心; 
可加於自己日誦功課中; 
以利益眾生之心向觀音菩薩祈請。 
................................................................................... 
敬頂禮於「世間自在」,祈悲顧視「世間自在」足; 
祈做救護至尊大悲藏,虔誠祈請「大聖觀世音」; 
從於無邊之大輪回海,祈做渡脫舵手「觀世音」; 
設為無知愚癡暗蔽時,祈做光明明燈「觀世音」; 
設於仇敵瞋怒火燃時,祈作息滅水流「觀世音」; 
設於親貪如水動蕩時,祈使證悟本性「觀世音」; 
設於財寶慳貪所縛時,祈做棄舍執事「觀世音」; 
此身四大為病所執時,祈做醫藥之王「觀世音」; 
設於臨終驚怖生起時,祈現聖顏安慰「觀世音」; 
無伴徘徊中陰險路時,祈做朝謁認識「觀世音」; 
設眾多中獨自往赴時,祈請送往淨土「觀世音」; 
胎門業之痛苦生起時,祈請撐起光幕「觀世音」; 
成為無知孩童身之時,祈做勝友知識「觀世音」; 
時時於頂觀修祈請時,祈做根本上師「觀世音」; 
設於心蓮依您觀修時,祈做最勝本尊「觀世音」; 
內外違緣障礙生起時,祈作息除護法「觀世音」; 
設為饑渴病苦所執時,祈賜隨欲成就「觀世音」; 
生之盡頭死亡必定來,祈賜將來授記「觀世音」; 
設若朗朗六字祈請者,恒常悲憫顧視「觀世音」; 
嗡嘛呢叭咪吽
以此淨善佛陀勝果位,祈使迅速獲得觀世音 
陳永權醫師 中譯

2011年7月18日星期一

光明大圓滿之見地-大鵬振翅

光明大圓滿之見地歌詠 具足疾速歷經所有道地之力  名曰;大鵬振翅   節譯



敬禮上師
全明悲智七馬壇城中   大展無量大悲之光明
將諸三界眾生無明暗   一時遍除法王前敬禮

空澄法身天空寬廣上   密密佈滿慈與悲之雲      澄明 
於具福緣化機大地上   善降法雨咒士金剛前敬禮  善皆在句前
見地船中揚起意樂帆   精進風來吹動有海中
將沉淪眾於三身寶洲   安置船長妙音海前禮
由彼三悲智七馬壇城   所發加持神力之熱光
來照具緣捨世白蓮我   開明覺口覺證千辦展      綻放
我心蓮蕊內部盤繞的   見地歌詠嚐解甘露汁      甘露精粹
獻予具緣徒子六足眾   無饜足的恭敬心享用      採蜜之蜂

2011年7月17日星期日

顿道大圆满光明彻却见歌·大鹏飞翔

顿道大圆满光明车却见歌·大鹏飞翔
喇嘛夏嘎 造

摘选:

礼敬上师:
恭敬顶礼喇嘛秋吉嘉波前,
您之光明悲智坛城御七马,(译注:太阳)
放射千辐无边大悲诸光芒,
瞬间遍耀加持三界有情众。



吾心所爱圣儿女们请谛听,
三世如来八万四法等虚空,
然则唯一目的即是悟心性,
逾此之外诸佛确实无另授。



复次吾爱儿女齐聚来谛听,
经由所示方便观察自心时,
难以寻觅得心说它是什么,
寻之无形徒劳失败便成功!

首先心之来源自空无实质,
其次心无住处无颜色形象,
最后也无去处消失无影踪,
心之显现即空之时空亦显。



超越两边心之本质离定义,
无来无去无生无死无清浊。
心之明然纯净犹如水晶球,
本质即空自性即明用无穷!(三特性)

轮回堕落无法影响其本性,
本初即是如来确信无需疑!
此即直指自性本面之灌顶,
吾等本真境地诸有之根基!







本贴由阿噶于2004年11月02日15:52:56在〖止 观〗发表光明大圆满直断见歌---速证地道具妙力大鹏展翅默认分类 2010-06-12 18:19:56 阅读44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广说归纳要点即此者,一切乘之极顶之大圆满,一切轮回涅盘离基根,本来正觉法身中一味。大圆满中天尊魔无二,大圆满境无有佛众生,大圆满基无有贤与劣,大圆满道无有近有远,大圆满果无有得不得,大圆满法无有行不行,大圆满义无有修不修,大圆满之见王如是住。证悟如是大圆满见时,息灭三门一切粗细念,譬如棉花之上洒水般,三门寂静调柔中安住,生起明乐无念之等持,于未证此漂泊轮回众,如同母亲慈爱独子般,生起无改大悲心即是,大圆满见特法亦当知。一切诸法断定空性后,若不取舍善恶而行持,则是散布黑业之魔见,不随如此魔见极重要,此乃大圆满之直指法。


轉帖

金刚歌 心无死自解脱

金刚歌  心无死自解脱


金刚歌  心无死自解脱  (至尊大成就者唐东嘉波之无死自解脱金刚歌 ) 


至尊上师佛跟前 三门恭敬作祈请  

死亡幻象此妄念  自性无成原始调(法尔状态)  假立死亡之身心 无死自解大手印  

异熟肉体无死亡  习气梦境怎会死   心性元光呈尊身  明空无执如水月  

原态空性离戏论  无有可病无死亡   无有涅槃无轮回  全是自心迷幻力(性能 能量)

力显清明而不灭  不灭无生境中溶   远离生住灭三之  无生本智大稀奇

觉受无执态中住  渗诸行仪混而修   如斯久长谁熟捻  死亡融入法身境

中阴成就佛报身  化身引导诸众生   有缘众们实践之   

至尊大成就者之无死自解脱金刚歌  

遙喚之祈請文-元始之任運驟現歌

遙喚之祈請文-元始之任運驟現歌

 
 

遙喚之祈請文-元始之任運驟現歌

體性自始不變離戲之本面 (本體,實相)
安住本凈深明童瓶身之中
法身上師智慧金剛其悲鑒
祈請加持令獲見地之大釘 (牢不可拔之正見之釘)

自性不滅雙運光明之堆簇
安住天成五決定之神變中  (法身之變現或遊戲)
報身上師大樂金剛其悲鑒
祈請加持令圓修持之大力  (修的大能力)

大悲全無偏私離邊之本智
安住周遍明空赤裸體性中 (或狀態中)
化身上師調眾洲尊其悲鑒   (調伏眾生)
祈請加持令熟行之大效益 (效力或效用得純熟)

本覺元始基上從未有變遷
任顯純法身能無有善與惡 (法身之能量顯現)
當下覺知當體即是如如佛  (如實之佛,故而)
寬坦安然上師顯現自心中 (由自心中獲得)

了悟此元心即上師自性時  (本心或本性)
無需貪執祈禱造作的表功  (歌功颂德的形式)
無作明覺原狀無心縱放之(無作,莫造作。無心,失心似的,任意的)。(鬆放任明覺于其原狀,故而)
無駐任顯自解加持即獲得 (即獲得任何顯現自然解脱之加持)(無駐?:暂译。无定向,無目標的,無可安置的,无可驻留)


以有為法終無證悟佛陀日
尋伺作意之修此欺妄敵也
今者感受滅除荒唐的瘋子   (今如)
任意裸睡態中將此生送走  (睡於赤裸覺性中)(或裸躺)

怎麼作都快樂大圓瑜伽士
與誰為伍皆喜蓮花生子嗣
怙主無以倫比大伏藏上師
法教無可匹敵空行之心滴
無明心之闇昧原地自凈已  (無明大惑於當體當下清淨后)
光明之日不落不斷生起的
這等福緣乃是父師之身恩  (如父上師的大恩)
深恩難以回報唯念上師尊
此系應金剛弟子之首祖古吉美闕英諾布敦唐杰珠貝碟(無畏法界寶一切義成)所請,吉扎耶些多杰(離畏金剛智)信口而胡說  


註:昔日曽诵,今暂译如是,以求指正

蓮花生大士祈請文集 五

註釋
(1)上師自性即為三寶。
(2)蓮師的蓮冠頂上有半截五股杵,杵端有羽毛,代表已證悟到最高的大圓滿“仰兌”境界。蓮師身穿密袍法衣,依序最外層為大王袍,其內為三乘服飾:外層為紅色法衣,中層為藍色,內層為白色密秘法衣,代表大小密三乘。據聞此等衣袍為敏答拉娃佛母的父親沙霍王(King of Sahor)所供養。
(3)五股金剛杵代表五種圓滿智慧。
(4)蓮師左肩挾持一枝三叉戟杖(Khatvanga)。戟端有三叉,代表已去除三毒煩惱。戟杖上有三個人頭,代表了知過去、現在與未來三世。戟杖上另鑲有一個十字金剛杵,表征時空智慧的統合。
(5)法身的性質狀態是無三時,無生與無滅的。
(6)蓮師之名直譯為蓮花之出生處或蓮花之來源,簡譯為蓮華生或蓮華生源。
(7)無論在寧瑪六大派或噶舉各派各有不同的傳承。就寧瑪派而言,各派之間有些是有共通的傳承,但是因為曆史的發展、教法的傳播以及地理環境等因素的影響,而逐漸形成寧瑪派中各種不同的教派與不共傳承,例如噶陀、佐千、些千、白玉等等。本書正文中所列為敏珠林傳承表,在此處則另外附上敦珠法王系統與白玉傳承表以供參考。
  (一)敦珠法王傳承由正文中“卻佳爹答鈴巴”下接:
羅千卻巴佳措(大譯師,法祥海)
佳些林欠南佳(佛子寶幢)
助秋貝瑪殿真(大成就者蓮持教)
久美聽列南佳(不變事業幢)
輪助爹千多傑(天然大樂金剛)
棍桑林真多傑(普賢持明金剛)
挾敦卻記尼瑪(了義法日)
鄔金南卓佳措(鄔金解脫海)
根敦佳措(僧伽海大師)
敦炯吉劄移喜多傑(伏魔無畏智金剛)(敦珠法王)
以上傳承表系摘自敦珠法王所編《常行修法》法本。此傳承表僅為法王眾多傳承中之一種。
(二)白玉傳承的前十八位祖師皆與正文中所列出者相同,由第十八位祖師(助千湯東佳波)以下分支出來:
蔣森棍嘎尼瑪(遍喜日菩薩)
出細劄雅稅杜
稱殿劄雅班劄
客秋下借稱堅(聖哲具釋迦相)
卻傑播帝星哈(法主菩提獅子)
珠固劄西佳措(化身吉祥海)
助旺敦巴星給(成就自在師中獅)
珠固卻尼佳措(化身法性海)
出細敦巴佳稱(無惑佛幢)
林真棍桑謝拉(持明普賢慧)
(11)貝瑪輪助佳措(蓮花天成海)
(12)助旺貝瑪諾布(大成就者蓮花寶珠)
由前述諸上師迄此助旺貝瑪諾布上師:與諾那上師傳承相同。而此助旺貝瑪諾布上師在諾那上師傳承中列為第二十九代祖師。
(13)嘎瑪卻巴桑波(事業法德吉善)
(14)殿秋嘎瑪拉旺(殊勝導師事業天自在)
(15)久美挾敦殿真(不變了義持教)
(16)貝瑪雅殿真(蓮花持顯密教)
(17)朵雅卻記尼瑪(顯密法日)
(18)林真巴千杜巴(持明大吉祥集)
(19)嘎瑪貼秋寧波(事業勝乘心)
(20)助旺貝瑪諾布(大成就者蓮花寶珠)(貝諾法王)
以上傳承表系參考英文書A Garland of lmmortal Wish-Fulfilling Trees中所述的白玉傳承史以及寧瑪巴白玉佛中心所編印的《龍清巴尊者的生平與教授》。
(8)三姓怙主指文殊(智慧)、觀音(慈悲)、金剛手(威勢)。
(9)極喜金剛(嘎拉多傑)為寧瑪巴“左千” (Dzogchen or Dzog Pa Chen Po),大圓滿教法的傳承始祖。
(10)以上為蓮師在大圓滿教法方面的傳承,依序為:極喜金剛(嘎拉多傑),妙吉祥友(蔣貝些年),吉祥獅子(西利星哈),慧經(Jnanasutra),無垢友(悲瑪拉米紮),蓮師。
(11)上句中善名稱大師乃是找出此祈請文伏藏者。此句中成就幢大師能夠解讀空行母文字,所以當善名稱大師找到此伏藏寶藏後,即交由成就幢上師來翻譯並且記錄下來。
(12)八大法行為:身之行法(妙吉祥嘿如嘎),語之行法(蓮花嘿如嘎),意之行法(真實嘿如嘎),功德之行法(甘露嘿如嘎),事業之行法(普巴嘿如嘎),召遣非人(圓滿明王),猛咒詛言(千秋嘿如嘎),供贊世神 (包千嘿如嘎)。前五部為出世間法,後三部為世間法。此八大法行亦即八大嘿如嘎。
(13)“瑪”與“棍”為兩種主要護法。“瑪”指瑪莫,乃是女性護法,天母或天女神,例如“耶嘎渣地”(一髻佛母)。“棍”指貢波,乃是男性護法,例如“瑪哈嘎拉”。
(14)三種教法指小乘、大乘與金剛乘的教法。
(15)“歐敏”意為最上或至高無上,亦可以指密嚴刹土或色究竟天等意義。
(16)密意指幽深難測的心思。
(17)“瑪占魯紮”乃往昔的一位學佛者,但他卻因為誤解密法精義,所以反而造作許多惡業,雖然其上師糾正他的錯誤,但他仍不悔改,因此死後轉世為大力魔王,危害眾生。三世諸佛見此,悲心生起,便在楊柳宮商議去調伏之。於是“瑪占魯紮”後來就在喜瑪拉雅山被誅伏,並且將其轉化為瑪哈嘎拉護法,而來守護密乘教法。
(18)“江樓堅”譯為楊柳宮,乃是金剛手或多聞天子之宮殿。
(19)此淨土為寶生佛淨土,名為具德美麗或吉祥美。
(20)此喻降伏煩惱五毒。
(21)嘿如嘎為忿怒飲血之本尊,亦可稱為飲血尊。千秋嘿如嘎又稱大殊勝嘿如嘎,為八大嘿如嘎之主尊。
(22)此處圓滿明王指召遣非人與天母等之主尊。
(23)降伏閻羅者乃是文殊菩薩的忿怒相,大威德金剛。
(24)孺童金剛即是普巴金剛,舊譯為金剛橛。
(25)普巴金剛周圍有十位忿怒明王以及人身但卻鑲嵌動物頭的使者圍繞。此十位忿怒明王為:尊勝明王、吽傑明王、藍杖明王、降閻魔明王、不動明王、馬頭明王、愛染明王、甘露漩明王、三界勝明王、大力明王等十位忿怒尊。
(26)具六有指具有六種勝德:自在圓滿,形色圓滿,祥瑞圓滿,聲名圓滿,智慧圓滿,精進圓滿。壞四魔指降伏蘊魔,死魔,煩惱魔,天子魔。智壽無量尊指阿彌陀佛。 
(27)“答那郭夏”為一海或大湖之名,蓮師即是降生在此湖中的一株大蓮花內。
(28)五臺山原譯為五尖之山。
(29)文殊以身,觀音以語,金剛手以意為主,於上下四方的法界中利生。 
(30)尊勝宮在欲界帝釋天善見城的中央,為帝釋天王所居住的宮殿。
(31)山王應指喜瑪拉雅山。
(32)密秘主金剛手以密乘經續降賜予印度某大王“渣”。
(33)“鄔金”地方(Oddiyana)據考查位於今日克什米爾(Kashmir)的西北邊境。
(34)銅色吉祥山(Glorious Copper-coloured Moun—tain)位於蓮師現今所在的鄔金淨土(Zangdog Palri)中。據說,當初蓮師由西藏的宮唐山(Kungtang Mountain)山頂,騎乘天馬離開西藏後,即飛到位於今日印度西南方向的羅刹國度(Camara sub-continent or Camaradvipa)調伏羅刹眾生,並將該地轉化為鄔金淨土。蓮師目前仍居住於銅色吉祥山山頂上的蓮花光宮殿 (The Palace of Lotus Light),持續不斷地展現其不可思議的佛行事業。
(35)四事業之色指:東方白,南方黃,西方紅,北方綠等息增懷誅的事業顏色。
(36)五寶指金,銀,璁玉,珊瑚,珍珠。
(37)符音(the symbolic language of the dakinis)為權譯;“符”指符號,為一種表征,一種代表音符,乃是空行境界所使用者,非世間音。
(38)以下為五位班智達的名字:“天持明”紮滇秋炯(具譽勝護);“藥叉持明”涅金嘎答東(藥叉星箭面);“羅刹持明”羅最踏滇(具智方面);“龍持明”路佳就波當(安止龍王);“人持明”迪美紮巴(具無垢譽)。密秘主金剛手曾於喜瑪拉雅山頂,為此五大持明尊者以及大王“渣”傳授密乘教法。
(39)“明”有知、覺、明、慧等意,此處指覺性清明或可譯明覺。持明”則明覺、智慧的持有者。
(40)“君出”傳承譯為幻化傳承。“君出”亦有說即指“桑威寧波”,代表“庫嘿嘎巴”根本密續。此密續由金剛手傳予諸上師,迄於“桑傑桑威”(佛密),再由此傳下並且分為各種身語意的傳承。
 
(41)專為利生因緣而化現於此世,非為其他因緣而來。
(42)“杜”指應禁止的行為;“秀”指當奉行的行為。
(43)“就卓”指某種雙運的密秘解脫法門。
(44)三種瑜珈指:嚨,瑪哈瑜珈;借巴,阿努瑜珈;左千,阿底瑜珈。此外亦可指:作密、行密以及瑜珈密等三種密續。
(45)據聞蓮師將許多密續寶藏分別藏於21座雪山,108個岩窟,以及四大湖中等處所。這些地方大都位於中國西藏境內,少數在尼泊爾、不丹、印度等處。蓮師並且授記於未來適當時機,將會有其本人以及25位弟子所化現的成就者將伏藏取出,以利益有情眾生。這些取出伏藏寶藏者,被尊稱為“伏藏師”(Terton),據說共有108位大伏藏師以及1000多位的小伏藏師應世。他們大多數為男性伏藏師,但是亦有極少數的女性伏藏師,例如:就莫面莫(Jomo Manmo,1248—1283)。而這些伏藏師當中,又以“五大伏藏王” (Five Kings of the Great Tertons)最為有名,依序為:楊拉尼瑪窩瑟 (Nyangral Nyima Odzer,1124—1192),咕嚕秋旺(Gu-ru Chowang,1212—1270),多傑寧巴(Dorje Lingpa,1346—1405),貝瑪寧巴(Padma Lingpa,1450—1521),蔣揚欽哲旺波(Jamyang Khyentse Wangpo,1820—1892)。
  此外,在“The Tibetan Book of the Dead”書中曾提及“八大寧巴”(Eight Great Lingpas)之名號,分別是:鄔金寧巴(Ugyan ingpa),多傑寧巴(Dorje Ling-pa),林千寧巴(Rinchen Lingpa),貝瑪寧巴(Padma Lingpa),嘎瑪寧巴(Karma Lingpa),桑滇寧巴(Samten Lingpa),寧大寧巴(Nyinda Lingpa),西波寧巴(Shigpo Lingpa)或是德達寧巴(Terdag Lingpa)。而在寧瑪巴派Thinley Norbu Rinpoche所著的“The Small Golden Key”書中亦曾述及:“三位極殊勝的土庫”(Three Supreme Tulkus)——沽嚕秋旺(Guru chow-ang),楊拉尼瑪窩瑟(Nyangral NyimaOdzer),林金規殿(Rigdzin Godem);以及“五大伏藏王”(Five Terton Kings),“十一位無過的寧巴”(Eleven Unerring Ling-pas),“一百位大伏藏師”(One Hundred Great,Ter-tons),“一千位小伏藏師(One Thousand Minor Ter-tons)等等之名號。至於第五世**喇嘛(The Fifth Dalai Lama,1617—1682),亦是一位非常著名的伏藏大師。
事實上,“伏藏”(Terma)可能藏在岩石中、地中、山中、空中、水中以及大成就者的心中(Mind Treasure or Mind Terma)。而數百年來,從第一位伏藏師桑傑喇嘛(Sanggyas Lama,1000—1080)開始,迄今已有上百位(或是據稱上千位)的伏藏師們,共取出約數以千份的密續經典,法本,蓮師傳記,蓮師聖像,本尊聖像,以及各種普巴杵,金剛杵等等的法器或寶藏。
(46)此處位於不丹境內。
(47)蓮師自制五個自己的聖像(五個主要的以及許多小的聖像),將之伏藏於西藏等地區。
另外,依據寧瑪巴派Tulku Thondup Rinpoche所言:一般由伏藏中取出的聖像稱為“Terma lmage”(伏藏聖像),估計其數目約有數百個。但是根據某些寧瑪巴派的密續經典記述,其中只有25個是由蓮師親自加持並且代表蓮師本人,而這25個特殊的伏藏聖像特別稱之為“Ku Tshabs”。
(48)九乘指:顯教三乘——聲聞,緣覺,菩薩,此為化身佛釋迦牟尼所說;“密教外三乘——作密,行密,瑜珈密,此為報身佛金剛薩埵所說;密教內三乘——無上瑜伽密之生起次第,圓滿次第,大圓滿次第,此為法身佛普賢如來所說。
(49)白光王指月光。
(50)“霍說”指蒙古。
(51)地精敗壞指大地的精華遭到損壞,例如天災、水禍、地震等等。
(52)此即紮、吽、旁、火四種手印(鉤、鎖、索、鈴),蓮師使用此四種手印來摧毀邪魔並保護行者。
(53)金剛帳指蓮師所展現的護輪金剛帳幔,能防護一切惡勢力的擾害。
(54)此七支祈請文對於寧瑪巴的行者而言,乃是非常重要,有些寧瑪巴派上師甚至會要求其弟子念誦此七支祈請文最少十萬遍,可見其意義之深廣以及加持力之巨大。目前欲了解其中文方面的涵義解釋,大多只能經由法會上上師們的講解開示,而很難找到中文專文的相關資料。在此期盼有關於此七支祈請文的中文詮釋專文,能早日問世,以利大眾。因此欲深入了解此七支祈請文的各層次意義詮釋,目前大概只能參考所列出的英文書籍第(20)本,“Commentary on the Seven Line Prayer by Mipham RinPoche”。
(55)四灌指寶瓶灌,密秘灌,智慧灌與文字灌。
(56)外障指外在危險,他人或動物的加害等等;內障指內在由心而起的障礙;密障指修法上所產生的障礙。
(57)此時的忿怒形相可稱為“咕嚕渣波”(Guru Trakpo,威猛蓮師)。
(58)蓮師在位於尼泊爾的“揚雷學”岩窟隨“帕巴哈帝”大師學習普巴密法,此時蓮師又名“咕嚕羅滇秋些”(愛慧上師),乃是一切智慧學問的持有者。
(59)此為一座聖山的譯名,位於印度與尼泊爾之間。
(60)“秋密江秋”為一處秘密聖地的地名,位於上述聖山的山頂。蓮師曾於此地以法器開泉,其泉有如甘露,因以為名。
(61)羅刹為惡鬼的總名,男稱羅刹娑,女稱羅刹私;或飛行空中,或居地面,或居海中,而以海中居多。其種類甚多,如十頸羅刹、食肉羅刹等,喜食人之血肉。
(62)“沙霍”大王欲以烈火焚蓮師,蓮師則示現神通,在火堆中間變出寬度為一箭射程遠的湖,湖中生出蓮花,蓮師則端坐於蓮花上,大王因而為蓮師所降伏並信仰佛法。
(63)蓮師在“章卡”山的峰巔,調伏居士身戰神(柵嘿給年)。
(64)蓮師在“差威”境的“差謝”地方,調伏21位極為高傲的忿怒天神(拉以給年)。
(65)此四位比丘乃是藏王赤松德真派遣前往迎請蓮師入藏的使者。
(66)此為一處大草原,位於西藏西部。
(67)此為一處地名,位於西藏北部。
(68)桑耶寺(Samye)興建與完成的時間眾說紛紜。依《西藏王臣記》所記載,桑耶寺於公元767年奠基,於公元771年完工,共費時約5年。但是《賢者喜宴》書中則說於公元763年開始動工,於公元774年圓滿完成,費時約12年的時間。另據近代學者林冠群所言,則為公元775年(木兔年)開工,公元779年(土羊年)完工,費時5年。
桑耶寺為一個圓形區域的雄偉建築群,模仿佛教的宇宙觀而建造。其內包括位於中央的一座三層式的主要大殿(依序上層為梵式,中層為漢式,下層為藏式),代表須彌山。四方各有四座大的寺院以及一些小殿堂,代表四大部洲。另有四座巨大的佛塔,分布於各四方之間。而其外圍寺牆則以108座小佛塔所構建圍繞而成,代表鐵圍山。
(69)此等名號雖然在蓮師人藏之前即擁有,但是亦有說再次由藏王赤松德真尊奉給蓮師此三個名號。
(70)蓮師約在公元八世紀中葉(公元750年左右)應藏王赤松德真之請進入西藏弘法,此時藏王約為21歲左右。而當藏王於其世壽69歲(亦有說55歲或是56歲)逝世後,蓮師仍然在西藏停留約7年的時間。依此推算,蓮師住藏時間約為55年左右,而於公元第九世紀初離開西藏。蓮師離藏後,即前往印度西南方向之羅刹國度(Camara sub-continent)調伏羅刹眾生。
事實上,對於蓮師進入西藏時的年份或是其年歲多寡,長久以來即存有許多種不同的推論與說法,頗為複雜與不確定。因為這些數據又牽涉到對於釋尊的誕生年、涅盤年,蓮師的誕生年、入藏年、住藏年、離藏年,以及藏王執政年、世壽年等等各項時間因素的確定問題,以及西藏地區的紀年方式與習慣等等[例如,西藏古來雖有紀年的方法,但是各家對於某些重大事件發生的時間仍常有差異說法。一直到公元1027年(火兔年),《時輪金剛密續》被引進西藏之後,才統一采用“耀宗紀年”(Sexagenary Cycle)的方式,並且訂定該年為西藏的紀元元年,以後每六十年為一耀宗,配合以幹支紀年來使用。因此對於耀宗紀年以前時代的某些曆史事件時間,往往較會有爭議性或是不確定性的看法]。基於此等緣由,在此僅對於蓮師的“時間因素”簡略分析如下:
蓮師的生年,有說在釋尊涅盤後8年,有說在後5年,或是12年。蓮師進入西藏的時間,有說在公元第八世紀中葉,但是亦有說在公元第九世紀初期。而且關於釋尊涅盤的年份,傳於中國等地的大乘佛法教派大都認為應於公元前1000左右,但是傳於斯裏蘭卡等地的小乘佛法教派則認為應於公元前500多年,兩者相差約 500年。至於蓮師停留在西藏的時間,有說約五六十年,有些學者則甚至說超過一百年。然而依據寧瑪巴派Tulku Thondup Rinpoche在其所著的Hidden Teachings of Tibet書中所言:一般寧瑪巴派的學者們皆認為“55年又6個月”的時間較為正確可信。
因此,(1)若依大乘教派說法:蓮師於公元第八世紀中葉進入西藏時,年紀應該已有1750餘歲,離開西藏時,約為1810多歲左右;如果蓮師在公元第九世紀初進入西藏,則當時已有1800多歲,而離藏時則為1870歲左右。(2)若依小乘教派觀點:則蓮師在第八世紀中葉入藏,此時約為1250多歲,而在其1310多歲左右時離藏;若是蓮師在公元第九世紀初才入藏,則約當為1300多歲,而離藏時約為1360多歲。
此外,(3)依據敦珠法王在其所著的西藏佛教寧瑪巴派(The Ny- ingma School of Tibetan Buddhism)中記載:釋尊示寂於公元前881年(鐵龍年),蓮師則生於公元前877年 (木猴年),亦即在釋尊涅架後5年降生,並且於公元 810年(鐵虎年)入藏,於公元864年(木猴年)離藏。據此推算,則蓮師約在一千六百八十多歲時進入西藏,而在1740多歲時離開西藏,共在西藏停留約55年左右的時間。
以上為約略推算蓮師的年紀與入離藏時間,各家說法不一,推估方法亦可能有所差失,在此僅為提供給有興趣者參考。雖然如此,吾人卻不可不知,大持明尊者如蓮師,其隨順應化的事業與功德,本來即是浩瀚不可思議。對於其能以一千數百多年的時間來示現利生,以及種種的神威自在情形,一般人若是以世俗的眼光來加以揣測衡量,則易生神異荒誕之想;但是,宗教的體悟往往是超越現實經驗主義的桎梏。吾人固然不必將之過於神話化,然而僅以佛教觀點視之,則蓮師的行跡亦即是十方諸佛“悲體無礙遍種相,三世炯然全了知”的佛行事業的另一種展現而已,而此即非某些缺乏宗教信仰者所得領會的。
依據Tulku Thondup Rinpoche在其所著的Hidden Teachings of Tibet中敘述:由於蓮師已證悟大圓滿(Great Perfection)成就,因此其身軀早已轉化為大圓滿的金剛身,稱為“大應化身”(The Body of Great Transformation)。蓮師即是以此種大應化身渡眾利生千餘年並且進入西藏弘揚佛法。因此,已證得無死成就的蓮師在進入西藏時,據說仍然是顯現出年輕的狀貌形態,其後為調伏各類有情生,更化現出種種不同的忿怒
或喜樂身相。而蓮師於各個不同利生時期的弘法法號或應化名稱,則亦據說超過二三十個之多。因此具信弟子應深知蓮師的威德神變無礙,無去亦無來,並不受任何空間與時間的限制。甚且,蓮師於今猶在時時刻刻以悲眼觀照吾人,每月初十日必定親自返視弟子,其言不虛,乃至隨所虔信祈請,亦必應願而至矣!
(71)寧瑪巴密乘智慧中心的堪布依喜桑波仁波切(Khenpo Yeshe Zangpo RinPoche)曾對此篇祈請文作過極詳細的意義解說,有興趣者可以參考臺北密乘智慧中心所出版的慧鏡雜志第四、第五期。
(72)七聖財指信心、戒律、喜舍、聞解、謙虛、慚愧與智慧等七種出世間的聖財。
(73)蓮師能使七種聖財皆圓滿具足,並且自然地進入一切眾生的心中。
(74)法身普賢王如來為第一尊佛,亦即阿達爾嘛佛;第六金剛持(The Sixth Conqueror,Vajradhara)則指金剛大總持。依密續所言,由金剛大總持化現出五方化身佛,分別代表諸佛身、口、意、事業以及功德的顯現,而此五方佛總集合一則成為第六尊佛金剛大總持,故於此處稱為第六佛。
(75)依據蓮華正覺上師所講述的《蓮華生上師啟請文解》中所言:十二支指六呂六律共為十二律,共為十二律。此大概表征語音柔和、美妙、悅耳、真實等等的十二種特質。
(76)欲知此篇“卻固棍桑”祈請文的故事緣起,可以參考所列出的英文參考書籍第(6)本The Legend of the Creat Stupa。至於中文方面,金剛阿夏黎蓮花正覺亦曾詳細地講授此文的意義解釋,可以參閱所列出的中文書籍第(2)、(3)、(7)或(12)本。
(77)三輪三種子字放出三色光指:額輪嗡字放出白光;喉輪啊字放出紅光;心輪吽字放出藍光;然後第四次為三光齊放。
(78)四障指身障、語障、意障、煩惱所知障(或是等份障)。此處的獲得四灌並不代表實際的灌頂,真正的灌頂仍應由具德上師來傳授。
(79)修習四道指修習生起次第、圓滿次第、氣脈明點與大圓滿道。
(80)鄔金淨土是地行刹土,而一般空行刹土則在天空中。
(81)四身指化身、報身、法身、法界體性身。亦有加上大樂智慧身而為五身。 
(81)無分別教派指利美運動(Rime Movement),此為發展於十九世紀西藏地區的一個佛教複興運動,主要由第一世蔣貢康慈羅爵塔耶仁波切(Jamgon Kongtrul Lodro Thaye the First,1813—1899),第一世蔣揚欽哲旺波仁波切(Jamyang Khyentse Wangpo the First,1820—1892),以及伏藏大師秋吉寧巴(Chokgyur Dechen Zigpo Lingpa,1829—1870)等三位大師所倡導。此運動主張去除惟我獨尊的派藩觀念,要求行者於精進勤修
自己的傳承教法之外,亦應同時尊重其他所有一切傳承的價值。此項運動不僅有助於保存各個傳承的法教精華,更付予各個傳承持續發展的活力。
(83)過去有劫名為圓劫,拘留孫佛應化。於其劫中,南瞻部洲人之法、財、願、樂悉最圓滿。
(84)此篇《蓮華生大土略傳》的英文版譯文,可以參考所列出的英文參考書籍第(3)本書Dakini Teachings,以及第(33)本書The Nyingma School of Tibetan Buddhism。至於此篇略傳的藏文原文,乃是出自於第一世蔣貢康慈仁波切的曠世巨著《五寶藏》(Five Treasuries)當中的《林千殿最》(Rinchen Terdzo)伏藏教集中,第一冊The Precious Garland of Lapis Lazulia collection of life sto-ries of the 108 main tertons。
  第一世蔣貢康慈仁波切為十九世紀非常著名的伏藏大師,關於其中文傳記可以參考由謝思仁編譯,寶鬘印經會所印行流通的《修心七要》一書。
(85)“岡千措”其意直譯為大雪海,乃是指廣大無限,重重無盡之意。
(86)五決定指報身淨土的五種特別的地、時、法、身、眷屬皆圓滿。例如眷屬必是聖者,法必是大乘等等。
(87)此八勝名蓮師即是指蓮師八變(Eight Emana-tions of the Guru),依傳承不同而各家說法略有差異。依據敦珠法王於The Nyingma School of Tibetan Bud-dhism中所說為:蓮華生源(Padmakara),蓮華生上師 (Padmasambhava),愛慧上師(Loden Chokse),釋迦獅子(Sakya Senge),發獅子吼者(Senge Dradrok),蓮花王上師(Pema Gyelpo),忿怒金剛(Dorje Trolo),日光上師(Nyima Ozer)。
  依據所列出的英文參考資料第(11)本書The Great Gate的注解中所言則為:釋迦獅子(Sakya Senge),蓮華生上師(Padmasambhava),日光上師(Nyima Ozer),發獅子吼者(Senge Dradrok),忿怒金剛(Dorje Tro-lo),海生金剛(Tsokye Dorje),蓮花王上師(Padma Gyalpo),愛慧上師(loden Choksey)。
另外英文參考資料第(39)本書The Eight Forms of Gu-ru Padmasambhava文章中,亦曾詳細地描述蓮師八變身及其名號意義:蓮華生源(Padma Byungnas),釋迦獅子(Sakya Senge),蓮華生上師(Padmasambhava),愛慧上師(Lodan Chokse),蓮花王上師(Padma Gyalpo),忿怒金剛(Dorji Dolo),日光上師(Nyima Ozer),發獅子吼者(Senge Dadog)。除此八變化身外,再加上一尊平常所見的蓮師形像為主尊:身著大王衣袍,頭戴蓮冠,右手持五股金剛杵,左肩挾三叉戟杖,左手執顱器長壽瓶,以大王般的坐姿趺坐於蓮花日、月輪上。在蓮師八變的壇城中,基本上乃以此主尊居中,八變身位於八方位置,再加上位於蓮師右邊的移喜措嘉佛母與左邊的敏答拉娃佛母,以及位於壇城上方正中央的無量光佛(Buddha Amitabha)而構建組成。
至於,有關蓮師每月初十行跡之不同名號,則請參考前面的附錄(二):《蓮師初十行跡祈請文,名為加持明點》。而在附錄(1):《蓮華生大士略傳》中以及前面的各品祈請文中,亦曾列舉出蓮師於各個利生弘法時期的名號,皆可供參考。
  (88)八大持明尊者(Eight Great ndian Vidyadharas)分別為:“身持明”妙吉祥友(Jampal Shenyen),“語持明”龍樹(Nagarjuna),“意持明”吽嘎拉(Humkara),“功德持明”無垢友(Vimalamitra),“事業持明”帕巴哈帝(Prabhahasti),“本母持明”答那桑芝答(Dhana- samskrita),“供贊持明”容布固嘿(Rombuguhya),“威猛咒持明”顯帝嘎巴(Santigarbha)。
其中,無垢友尊者(悲瑪拉米紮,Vimalamitra),於公元第九世紀入藏弘法,此時已將近二百歲,住藏 13年,然後前往五臺山。他最為深層而又最為著名的法教為“寧體”(Nying-thig),此乃是對於大圓滿“左千”教法(Dzogchen or Atiyoga)當中的精髓——“仰地”(Men ngag de)層次的極秘要教授,因此特別被稱為“悲瑪寧體”(Vima Nying-thig)。
另一種主要的寧體法教為“空行寧體”(Khadro Nying-thig),由蓮師傳授予移喜措嘉等弟子,後來並將之伏藏以利未來有緣眾生。到了後弘期時,龍清巴尊者(Kunkhyen Longchen Rabjam,1308—1363)曾經總集“悲瑪寧體”與“空行寧體”二者,而成著名的“龍清寧體”(Longchen Nying-thig),但是此“龍清寧體”之名稱據說乃是後來由於吉美寧巴(Jigmed Lingpa,1729—1798)於其心意伏藏(Mind Terma)中自然湧現出此寧體法教之後,才正式予以命名為“龍清寧體”。
(89)明處指內明、醫方明、工巧明等等的大、小五明,亦即世出與世間的知識學問。
(90)三漏指欲漏、有漏、無明漏三者。蓮師三漏已盡,為壽自在持明。其略傳可參考英文參考書(13)。
(91)王子的第十三世轉世即是伏藏大師秋吉寧巴 (Chokgyur Lingpa)。
(92)蓮師的25位主要弟子有數種不同說法,在此依據敦珠法王的钜著The Nyingma School of Tibetan Bud-dhism所說:①藏王赤松德真(Trhisong Detsen):主修千秋嘿如嘎。②虛空藏南開寧波(Namkei Nyingpo):主修揚大嘿如嘎。③佛智桑傑移喜(Sangye Yeshe):主修大威德金剛。④勝聲嘉華丘揚(Gyelwa Choyang):主修馬頭明王。⑤智海勝移喜措嘉(Yeshe Tshogyel):主修普巴金剛。⑥吉祥智巴吉移喜(Pelgi Yeshe):主修圓滿明王。⑦吉祥獅子巴吉星給(Pelgi Senge):主修迭杜嘿如嘎。⑧貝羅紮那(Vairocana):主修舵殿那波嘿汝嘎。⑨Nyak Jnanakumara:主修千秋嘿汝嘎。以上為9位主要弟子,依其各人因緣,而主修各個不同的八大行法。
以下其他的弟子因無適當的中譯名稱,故暫時以英文譯者來代替。
玉聲藏(給莫宇紮寧波,Gyelmo Yudra Nyinpo)
(11)那南氏金剛伏魔(那南多傑敦炯,Nanam Dorje Du-jom)
(12)智音(移喜揚,Master Yesheyang)(13)梭地恩拉巴(Sogdian Lhapel)
(14)那南章移喜爹(Nanam Zhang Yeshe De)
(15)吉祥自在(嘎森巴吉旺秋(Kharcen Pelgi Wangcuk)
(16)滇瑪借芒(Denma Tsemang)
(17)嘎華巴借 (Kawa Peltsek)
(18)續布吉祥獅子(續布巴結星給,Shupu Pelgi Senge)
(19)最嘉威羅卓(Dre Gyelwei Lodro)
(20)卓賓秋瓊羅紮瓦(Drokben Khyeucung Lotsawa)
(21)歐真巴吉旺秋(Odren Pelgi Wangcuk)
(22)瑪仁千秋(Ma Rincen-chok)
(23)哈隆巴吉多傑(Lhalung Pelgi Dorje) 
(24)朗卓棍秋炯內(Langdro Koncok Jungne)
(25)拉桑嘉華康秋(Lasum Gyelwa Cangcup)。
欲了解此25弟子的事跡,除了可以參考敦珠法王的英文著作與中文譯本外,亦可以閱讀塔唐土庫仁波切的一系列英文著述。
(93)此處的解釋請參考注釋第(74)。
(94)此為某種高級密乘修法。
(83)過去有劫名為圓劫,拘留孫佛應化。於其劫中,南瞻部洲人之法、財、願、樂悉最圓滿。
  (84)此篇《蓮華生大土略傳》的英文版譯文,可以參考所列出的英文參考書籍第(3)本書Dakini Teachings,以及第(33)本書The Nyingma School of Tibetan Buddhi**。至於此篇略傳的藏文原文,乃是出自於第一世蔣貢康慈仁波切的曠世巨著《五寶藏》(Five Treasuries)當中的《仁千特若》(Rinchen Terdzo)伏藏教集中,第一冊The Precious Garland of Lapis Lazulia collection of life sto-ries of the 108 main tertons。
  第一世蔣貢康慈仁波切為十九世紀非常著名的伏藏大師,關於其中文傳記可以參考由謝思仁編譯,寶鬘印經會所印行流通的《修心七要》一書。
  (85)“岡千措”其意直譯為大雪海,乃是指廣大無限,重重無盡之意。
  (86)五決定指報身淨土的五種特別的地、時、法、身、眷屬皆圓滿。例如眷屬必是聖者,法必是大乘等等。
  (87)此八勝名蓮師即是指蓮師八變(Eight Emana-tions of the Guru),依傳承不同而各家說法略有差異。依據敦珠法王於The Nyingma School of Tibetan Bud-dhi**中所說為:蓮華生源(Padmakara),蓮華生上師 (Padmasambhava),愛慧上師(Loden Chokse),釋迦獅子(Sakya Senge),發獅子吼者(Senge Dradrok),蓮花王上師(Pema Gyelpo),忿怒金剛(Dorje Trolo),日光上師(Nyima Ozer)。
  依據所列出的英文參考資料第(11)本書The Great Gate的注解中所言則為:釋迦獅子(Sakya Senge),蓮華生上師(Padmasambhava),日光上師(Nyima Ozer),發獅子吼者(Senge Dradrok),忿怒金剛(Dorje Tro-lo),海生金剛(Tsokye Dorje),蓮花王上師(Padma Gyalpo),愛慧上師(loden Choksey)。
  另外英文參考資料第(39)本書The Eight Forms of Gu-ru Padmasambhava文章中,亦曾詳細地描述蓮師八變身及其名號意義:蓮華生源(Padma Byungnas),釋迦獅子(Sakya Senge),蓮華生上師(Padmasambhava),愛慧上師(Lodan Chokse),蓮花王上師(Padma Gyalpo),忿怒金剛(Dorji Dolo),日光上師(Nyima Ozer),發獅子吼者(Senge Dadog)。除此八變化身外,再加上一尊平常所見的蓮師形像為主尊:身著大王衣袍,頭戴蓮冠,右手持五股金剛杵,左肩挾三叉戟杖,左手執顱器長壽瓶,以大王般的坐姿趺坐於蓮花日、月輪上。在蓮師八變的壇城中,基本上乃以此主尊居中,八變身位於八方位置,再加上位於蓮師右邊的移喜措嘉佛母與左邊的敏答拉娃佛母,以及位於壇城上方正中央的無量光佛(Buddha Amitabha)而構建組成。
  至於,有關蓮師每月初十行跡之不同名號,則請參考前面的附錄(二):《蓮師初十行跡祈請文,名為加持明點》。而在附錄(1):《蓮華生大士略傳》中以及前面的各品祈請文中,亦曾列舉出蓮師於各個利生弘法時期的名號,皆可供參考。
  (88)八大持明尊者(Eight Great ndian Vidyadharas)分別為:“身持明”妙吉祥友(Jampal Shenyen),“語持明”龍樹(Nagarjuna),“意持明”吽嘎拉(Humkara),“功德持明”無垢友(Vimalamitra),“事業持明”帕巴哈帝(Prabhahasti),“本母持明”答那桑芝答(Dhana- samskrita),“供贊持明”容布固嘿(Rombuguhya),“威猛咒持明”顯帝嘎巴(Santigarbha)。
  其中,無垢友尊者(悲瑪拉米紮,Vimalamitra),於公元第九世紀入藏弘法,此時已將近二百歲,住藏 13年,然後前往五臺山。他最為深層而又最為著名的法教為“寧體”(Nying-thig),此乃是對於大圓滿“左千”教法(Dzogchen or Atiyoga)當中的精髓——“仰地”(Men ngag de)層次的極秘要教授,因此特別被稱為“悲瑪寧體”(Vima Nying-thig)。
  另一種主要的寧體法教為“空行寧體”(Khadro Nying-thig),由蓮師傳授予移喜措嘉等弟子,後來並將之伏藏以利未來有緣眾生。到了後弘期時,龍清巴尊者(Kunkhyen Longchen Rabjam,1308—1363)曾經總集“悲瑪寧體”與“空行寧體”二者,而成著名的“龍清寧體”(Longchen Nying-thig),但是此“龍清寧體”之名稱據說乃是後來由於吉美寧巴(Jigmed Lingpa,1729—1798)於其心意伏藏(Mind Terma)中自然湧現出此寧體法教之後,才正式予以命名為“龍清寧體”。
  (89)明處指內明、醫方明、工巧明等等的大、小五明,亦即世出與世間的知識學問。
  (90)三漏指欲漏、有漏、無明漏三者。蓮師三漏已盡,為壽自在持明。其略傳可參考英文參考書(13)。
  (91)王子的第十三世轉世即是伏藏大師秋吉寧巴 (Chokgyur Lingpa)。
  (92)蓮師的25位主要弟子有數種不同說法,在此依據敦珠法王的钜著The Nyingma School of Tibetan Bud-dhi**所說:①藏王赤松德真(Trhisong Detsen):主修千秋嘿如嘎。②虛空藏南開寧波(Namkei Nyingpo):主修揚大嘿如嘎。③佛智桑傑移喜(Sangye Yeshe):主修大威德金剛。④勝聲嘉華丘揚(Gyelwa Choyang):主修馬頭明王。⑤智海勝移喜措嘉(Yeshe Tshogyel):主修普巴金剛。⑥吉祥智巴吉移喜(Pelgi Yeshe):主修圓滿明王。⑦吉祥獅子巴吉星給(Pelgi Senge):主修迭杜嘿如嘎。⑧貝羅紮那(Vairocana):主修舵殿那波嘿汝嘎。⑨Nyak Jnanakumara:主修千秋嘿汝嘎。以上為9位主要弟子,依其各人因緣,而主修各個不同的八大行法。
  以下其他的弟子因無適當的中譯名稱,故暫時以英文譯者來代替。
  ⑩玉聲藏(給莫宇紮寧波,Gyelmo Yudra Nyinpo)
  (11)那南氏金剛伏魔(那南多傑敦炯,Nanam Dorje Du-jom)
  (12)智音(移喜揚,Master Yesheyang)(13)梭地恩拉巴(Sogdian Lhapel)
  (14)那南章移喜爹(Nanam Zhang Yeshe De)
  (15)吉祥自在(嘎森巴吉旺秋(Kharcen Pelgi Wangcuk)
  (16)滇瑪借芒(Denma Tsemang)
  (17)嘎華巴借 (Kawa Peltsek)
  (18)續布吉祥獅子(續布巴結星給,Shupu Pelgi Senge)
  (19)最嘉威羅卓(Dre Gyelwei Lodro)
  (20)卓賓秋瓊羅紮瓦(Drokben Khyeucung Lotsawa)
  (21)歐真巴吉旺秋(Odren Pelgi Wangcuk)
  (22)瑪仁千秋(Ma Rincen-chok)
  (23)哈隆巴吉多傑(Lhalung Pelgi Dorje)
  (24)朗卓棍秋炯內(Langdro Koncok Jungne)
  (25)拉桑嘉華康秋(Lasum Gyelwa Cangcup)。
  欲了解此25弟子的事跡,除了可以參考敦珠法王的英文著作與中文譯本外,亦可以閱讀塔唐土庫仁波切的一系列英文著述。
  (93)此處的解釋請參考注釋第(74)。
  (94)此為某種高級密乘修法。
又309頁-10指導加上堪布耶謝桑波仁波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