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此博客

2013年5月10日星期五

臨終智經的引用及版本


臨終智經的引用及版本

這裡是一些曾經引用臨終智經的部份段落

1  隆欽巴如意寶藏的註釋中說:臨終智中云;一切有為無常故,當勵力觀任何實有全不貪著    之想

具生契合大手印奧義河-成就者傳承口授中,在說到不能認出本來清淨的具生,而轉成輪回苦的感受時也引用了;臨終智中云‘若徹悟心即為佛,極力觀修不另覓佛之想’云云。

3  隆欽巴法界寶藏的註釋中說:臨終智中云;心性即是佛陀故,切莫向他處覓佛;云云。

4  隆欽巴奧義海雲中說:臨終智云;若徹悟心即本智,當極力觀修不另覓佛之想

5  勝乘極廣大中觀筆記亦引用:臨終智云;證心性即智慧故 應做不尋他佛想 

6  貝瑪嘎波大手印口訣也曾引用:臨終智云;證心性即智慧故 應做不尋他佛想

7  薩迦道果中:是故一切大小眾生之心本然即佛,但因彼故不識那清淨之樂本智而輪回,若     悟彼諸眾生恒為具自性樂或具佛藏(如來藏),總之,一切眾生法性為一,因為若證悟心即為佛陀故也。臨終智經中也說‘當勵力觀 若證悟心即為本智故,佛不另覓之想’云云

金剛持道地中說:若識心寂靜,則為佛之本智寶生起之因,故而稱心為寶,                          臨終智經中云‘心是本智生發因,切莫向他處覓佛;如此云云是也(生發=出生 產生
以上這些片段藏文大同小異,此處中文用語用法則不盡相同,旨在提供思維參考,而看起來這也是一種觀法所以如果按雲水堂主的譯法,那就是把應力觀放在前面

應力觀因為諸法自性清淨故無實有之想 (蘊界諸法本來無生)
應力觀因為諸法匯歸於菩提心故,大悲心之想(一切輪涅諸法皆惟菩提心  而於未悟者起大悲)
應力觀因為諸法自性了不可得而且自性光明故 不貪任何一實物之想 (一切妙欲性空寂滅)
應力觀因為(一旦)證證悟(此)心,即為智慧之故,  所以不另從他尋佛之想(自心本自光明,如實識此光明是即本智,即如如佛,離此本智,別無他佛)

 當觀諸法自性淨
 故而無實有之想
 當觀具菩提心
 大悲心之想(無條件的大悲心)
 當觀自性無緣光明(自性光明如空了不可得)
 故不貪一實有(莫貪心之幻象)
 心即出生本智因(清淨無垢之心稱本智)
 切勿從他另覓佛(清淨心外別無佛)

因為中藏語法不同,所以並不容易這麼做吧。
從以上這些片段及藏文經典來看,臨終智大乘經可能有三種版本以上,【一切有為無常故】【心性即是佛陀故】這兩句的版本則尚未見到。有關網上稱為本兜心經的臨終智大乘經的探尋,暫告一段落。

聖臨終智大乘經(另一版本)


臨終智大乘經(另一版本)

梵言:阿爾雅 阿大嘉那 拿瑪 摩訶衍那 修多羅
秦言:臨終智大乘經
頂禮一切佛菩薩
如是我聞 一時 佛在阿迦尼吒天王宮中 為諸眷屬說法
時虛空藏菩薩菩薩頂禮而白佛言 世尊 菩薩臨命終時將如何觀照其心
佛言 虛空藏 菩薩臨命終時 應修臨終智也
所謂臨終智者 
諸法自性清淨故  應作無實有想 
諸法歸於菩提心故  應作大悲心想
諸法自性光明故  應作無可緣慮想 
一切實有無常故 起皆不貪著
證心性即智慧故  應不尋他佛想
即說偈曰
  諸法自性清淨故
  觀修無實有之想
  亟具菩提心之故
  觀修大悲心之想
  諸法自性光明故
 觀修無可緣慮想
 一切實有無常故
  觀修無有貪著想
  心為出生智慧因
  勿他處尋佛陀
佛說此經已 虛空藏菩薩等諸眷屬眾 皆大歡喜 讚佛所言
臨終智大乘經終

沿用 臺灣沙門喇嘛噶瑪滇津多傑恭譯 
201305桑千整理








臨終智經及十想經

2013年5月9日星期四

揚堅噶維羅最所作聖臨終智大乘經註釋

揚堅噶維羅最所作聖臨終智大乘經註釋


高桑嘉措依據寂天及慧海阿遮梨所作註釋而作之臨終智大乘經註釋樣本


另一個版本

臨終智大乘經
拉薩版陀羅尼集藏文

臨終智大乘經

臨終智大乘經 有稱本兜心經


臨終智大乘經 有人稱本兜心經

     噶瑪滇津多傑版本

末學於藏文中,見一《臨終智大乘經》,言由漢文所譯而已佚失漢典;由愛法故,披星戴月將其譯出:
梵言:阿爾雅 阿大嘉那 拿瑪 摩訶衍那 修多羅
秦言:臨終智大乘經
頂禮一切佛菩薩
如是我聞 一時 佛在阿迦尼吒天王宮中 為諸眷屬說法
 時虛空藏菩薩頂禮而白佛言 世尊 菩薩臨命終時將如何觀照其心
佛言 虛空藏 菩薩臨命終時 應修臨終智也
所謂臨終智者 諸法自性清淨故 應作無實有想 諸法歸於菩提心故 應作大悲心想
諸法自性無所緣且光明故 應作無貪任一實有想 證心性即智慧故 應做不尋他佛想
 即說偈曰
  諸法自性清淨故
  觀修無實有之想
  亟具菩提心之故
  觀修大悲心之想
  自性無緣光明故
  觀修無貪一實有
  心為出生智慧因
  勿於他處尋佛陀
佛說此經已 虛空藏菩薩等諸眷屬眾 皆大歡喜 讚佛所言
臨終智大乘經終
臺灣沙門喇嘛噶瑪滇津多傑恭譯                                                                                                                                                                                                                                                                                                                                                                                       






臨終智大乘經 網路上許多人稱為本兜心經,正確的名稱是  :臨終智大乘經:  藏文是‘達噶業歇’臨死時之智。

以前在網路上看了一下,並未深入,今天用了點心深入一點點,未見有古代漢譯本,有兩個漢譯本,其中一個是噶瑪滇津多傑的譯本,另一個應該也是近代譯本,查了一下藏文大藏經,則有許多版本及註釋,是古有的 有出處的經典而非新出的經典,許多大師都曾引用其中的一些文句。提供給大家參考。


經文是說;
有那麼一個時候,婆伽梵在色究竟天的善妙天宮中,對所有的眷屬們說法,虛空藏大菩薩敬禮了婆伽梵之後,問了這段話:婆伽梵,菩薩於臨終時(命氣即將呼出之時)的心識,應如何觀察(勝義諦之法心之體性是如何?應當如何作?等等)婆伽梵回答說:虛空藏 菩薩臨終之時當修臨終智。彼臨終之智者,

因為諸法自性清淨故 ,應力觀無實有之想 (蘊界諸法本來無生)

因為諸法匯歸於菩提心故, 所以應契入大悲心之想(一切輪涅諸法皆惟菩提心  而於未悟者起大悲)

因為諸法自性了不可得而且自性光明故 ,所以應契入於不貪任何一實物之想 (一切妙欲性空寂滅)

因為(一旦)證證悟(此)心,即為智慧之故,  所以應作不另從他尋佛之想(自心本自光明,如實識此光明是即本智,即如如佛,離此本智,別無他佛)


婆伽梵又攝略成偈頌道;

  諸法自性清淨故
  當觀無實有之想
  確具菩提心之故
  當觀大悲心之想(無條件的大悲心)
  自性無緣光明故(自性光明如空了不可得)
  當觀不貪一實有(莫貪心之幻象)
  心即出生本智因(清淨無垢之心稱本智)
  切勿從他另覓佛(清淨心外別無佛)

婆伽梵說這些教言後 虛空藏菩薩等諸眷屬眾都很歡喜 讚佛所言


名為 聖臨終智大乘經圓滿








網上的一些引用片段
*如果證悟了此“心”,那麼,就是證悟了“本然之知”

*因為一切事物都是無常的,所以,我們應該極力地修習“絕不貪著任何東西”的思想;因為證悟了自心,即是本知本覺,所以,我們應該極力地修習“絕不心外求佛”的思想。


*臨終觀智大乘經》云:“薄伽梵告曰:虛空藏大菩薩,臨亡時切觀臨終智慧!臨終智慧乃是諸法皆為自性清淨,因而切觀諸法無實有之觀念;諸法皆聚於菩提心,因而切觀大悲心之觀念;諸法自性無緣而光明,因而切觀不貪於一切物質之觀念;了悟心性乃為智慧,因而切觀不它處覓佛之觀念”。如是宣說。


另外的一種版本


聖臨終智大乘經

稽首一切佛陀 菩薩如是我聞,一時,婆伽梵在色究竟天王宮,對一切眷屬說法。虛空藏大菩薩稽首婆伽梵已,如是啟問:婆伽梵,菩薩於臨終之識,隨如何觀?婆伽梵曰:虛空藏大菩薩,隨臨終之時當修臨終智。彼臨終智,修一切法本凈,無實想;
修一切法菩提心攝為大悲想;
修一切法明實,無緣想;
修一切實無常,更無著想。
修識因有智,佛於他無求想。
婆伽梵宣說頌曰:
修一切之法 本凈無實想
修菩提心及 堅固大悲想
修一切之法 本明無緣想
修一切本有 無常無著想
識為智生因 佛不求於他
婆伽梵如是宣說,虛空藏大菩薩等一切聚眾,歡喜奉行,即贊婆伽梵所說  
      云水堂主  譯

201305桑千整理